3.2铜合金冷凝管生产方式 铜合金冷凝管在国内的大多数生产厂一直采用挤—轧—拉的工艺方法,这种牛产方式可以生产全部不同合金牌号的产品,日前,这种传统的生产方式在大吨位挤压机上已能够实现BFelo—1—1白铜的较大卷重的盘拉生产,而其他合金品种的管材仍多以直条管的形态供货,这种传统的工艺方法适应范围广泛、能够生产的合金品种齐全、工艺成熟、质量稳定,但生产效率和成材率较低且成本较高,使产品的竞争力利企业的利润水平受到一定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铸轧法在制冷空调用紫铜管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设备、工艺不断成熟与完善的基础上,一些严品生产商也在探索采用其他的加工方法来生产钢合金管材,以提高铜台金管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但到目前为止,这些探索中的生产方法在产品批量生产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所生产出的产品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不足,需要进一步地改进或提高。这些生产方法有:
水平连铸空心锭坯——行星轧制——盘拉或直拉的生产方式,以下简称铸轧法。
水平连铸守心锭坯——冷轧管——退火——盘拉或直拉的生产方式,以下简称冷轧法:
铸轧法具有生产流程短、能耗低、占地面积少、工程投资费用低;成品率高、生产效率高等优势,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对设备、工艺、工模具的创新与改造,能够生产出部分合金牌号的合格冷凝管。目前,这种工艺方法还不成熟,没有进行大规模批量生产。
冷轧法所生产的产品已部分投放市场、但产品总质量状况仍有待改善和提高。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铸造管坯的技术及质量;二是总加工率以及工序安排。产品的工艺设计应保证成品能够达到符合相应技术要求所应具有的加工余量,并在工序中设定两次或两次以上的退火工序,从而使成品的各项性能与金相组织满足要求。相信随着工艺的完善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该生产方式能够提供出部分品质优良的冷凝管产品。根据试验的结果,在工艺成熟、操作熟练的情况下,这种方式的成品率可60%,比半连续铸造—挤压方法要高出约20%,比水平连铸空心铸锭—挤压方法也要高出约10%,其他制造成本也比挤压法有所降低。
上述这两种生产方式一旦技术成熟,将会使提供大卷重的合金盘管成为可能。但这两种新的工艺方式又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就是所能生产的产品品种较为单一,大都局限于铁白铜贩10—1—1这种单一的合金牌号。而对于铁白铜肋o—l—1,由于其变形温度高、变形抗力大;其他复杂黄铜合金也因硬化曲线上升过快、塑性加工难度较大,不易采用这两种方式生产,大多数生产商仍采用传统的半连续铸造实心锭或水平连铸空心铸锭—挤压—冷轧—拉伸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