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管是凝汽器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全部热交换过程的重要任务。通常管内通过海水或陆地淡水,而管外侧则是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蒸汽。通过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将蒸汽冷凝成水实现热交换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火力发电机组已由过去的6—200Mw发展到今天的800一1200Mw超临界机组。设备的大型化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降低了成本和能耗,但对设备部件的材料和质量要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苛刻的使用条件.材料的耐水质腐蚀和抗冲击腐蚀能力以及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换热效率都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其区乏的国家,为扼制因缺水阻碍电力发展的势态,大型直接或间接空冷机组应运而生并陆续投入运行。它的空冷凝汽器一改传统湿冷凝汽器的面貌与结构,其冷凝管全部是由长10 m的单排翅片管束组成,布置在巨大的空冷平台上,呈A字形结构矩形方阵排列,顶部设有大直径蒸汽分配管,四周设有挡风墙,如图1—1所示。图l—2是600Mw直接空冷机组钢结构空冷平台的支撑结构,由直径为38m的16根空心清水混凝土柱所组成。空冷岛的壮观外形,己成为空冷电站的标志性建筑,冷凝管家族也因此又多了一位新成员。
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在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我国200Mw机组仅有18台,到2000年已有545台,是1978年的30倍。单机容量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最大200 Mw机组发展到今天1000 Mw的超临界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川ooMw的大型电厂,80年代初期仅有几个,现在大型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已达3000Mw,超过1咖MW的电厂已遍布大江南北。1996年我国电力发展速度为7.2%,至2004年增加到12.8%;截至2005年末,我国电力总装机容量已达5亿多于瓦。
核电作为清洁能源,近几年来在我国呈现出强劲发展的态势,目前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7840Mw。核电站蒸发器用u形传热管也届冷凝管的范畴。一般情况下,每600Mw核电装机容量需用u形传热管约100 to
舰船及大型油轮用冷凝器管材是冷凝管应用的又领域。